第七十七章 运粮路上的险情
船沿着各岛行走,每逢码头便上岸查看,三天后,他们在西山渡口发现大量大米散落。
刘镛和寿松立马上镇上打探,西山镇不大,一共只有一万多人口,兴记粮店在镇西,刘镛和寿松在兴记粮店门口面摊上叫了两碗面条,他们慢吞吞地吃着面条,两双眼睛四处张望。
面摊老板见刘镛他们不像本地人,问道:客官从哪来来?
刘镛道:我们从湖南过来来,听说你们这里粮价便宜,想贩点大米回去。
面摊老板笑道:您耳朵可真灵,前天刚有好多车大米运来咱们和州,粮价一下子就跌了好多,消息传出去,估计明后天各地贩粮的都要涌来了。
刘镛和寿松心里一个咯噔,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,心里有数了。
寿松问道:您知道这回是哪里来的大米吗?
面摊老板道:听说是红鼻子阿三他们从湖北贩来的大米,湖北的大米好,煮起饭来涨得开,省粮。
刘镛朝寿松会意一笑,他们吃罢面条就走。
刘镛道:我们还是赶紧回原渡口等候刘铤。
刘铤和刘镛他们分开后,快马加鞭赶到南浔,家们也没有回,叫了邱仙槎去了总督府寻找堂舅父马大人求助。马大人立即让江宁布政使联络安庐滁和
<本章未完请点击"下一页"继续观看!>